牛市还能持续多久?机构给出乐观预期
A股这波牛市能走多远?这个难题最近在投资者圈子里讨论得热火朝天。机构普遍乐观,认为”慢牛”行情至少能延续到2027年,而散户却显得更加谨慎。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甚至提出”五年周期论”,认为A股在2027年前都处于上行动向。但现实是,很多散户在牛市中不仅没赚到钱,反而频繁操作导致亏损。这种机构看好、散户犹豫的局面,到底谁更接近真相?
机构为何如此乐观?新逻辑支撑慢牛行情
与过去几轮牛市不同,这波行情并非单纯依赖经济高速增长或杠杆资金推动。华西证券分析师李立峰指出,此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制度改革、资金结构优化和经济动能转换。张夏进一步解释,过去企业盈利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,股民只能靠低买高卖赚钱;而现在企业更倾向于分红,股市开始具备长期投资价格。
东兴证券也在最新研报中调高预期,认为A股正步入中长期慢牛,4000点可能只是中途站。更关键的是,居民存款搬家的动向刚刚开始,未来随着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强,更多资金可能从存款、房地产转向股市,形成良性循环。
散户为何充满焦虑?历史阴影与操作困境
然而,社交平台上”牛市什么时候结束”的讨论热度不减。许多散户坦言:”涨得越猛,心里越慌。”有人担心重蹈2021年3700点后暴跌的覆辙,也有人抱怨板块轮动太快,根本跟不上节奏。”股票还没回本,回本了就跑”成为不少人的诚实心态。
这种焦虑并非没有道理。过去几年,不少投资者在”牛市”中反复追涨杀跌,最终伤痕累累。招商证券指出,散户的”疤痕效应”仍在影响当前操作——市场涨一点就抛,抛了又追,陷入恶性循环。更棘手的是,个股估值已不低,怎样选股成为难题。
重点拎出来说:长期慢牛可期,但道路不会平坦
换个角度说,A股这波牛市确实有较长的续航潜力,制度变革、资金结构改善等新逻辑不同于以往短命牛市。但投资者需注意:慢牛不代表只涨不跌,中间必然伴随波动和调整。对于散户来说,克服焦虑、避免频繁操作或许比预测顶部更重要。
未来关键要看两点:一是企业分红和回购能否持续改善,真正体现长期投资价格;二是存款搬家能否形成规模,为市场提供充足”弹药”。如果这两点得到验证,那么4000点或许真的只是起点而非终点。你认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