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上海乐高乐园多项规定被指霸王条款,引发消费者热议

乐园年卡退款政策遭质疑

最近,上海乐高乐园因其年卡退款政策而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。几位消费者向媒体反映,自己在购买年卡后,未激活就申请退款,却由于“购买已超过7天”而遭到拒绝。大家都在想,难道这真的是合理的吗?年卡购买后7天内不能退,这种规定是不是在打消费者的脸呢?

根据上海乐高乐园的客服人员反馈,年卡在购买后7天内可以申请退款,但一旦超过这个时刻,他们就不支持退款了。很多人对此表示不满,由于乐园在开业初期就存在不少网络负面评论,消费者为了保证自身权益才想进行退款,但乐园的回应显然让人失望。

高额赔偿条款引发争议

除了年卡的退款难题,上海乐高乐园对损坏模型的赔偿条款也惹来了一片质疑。“损坏模型最低赔2500元”,这样的规定有些过于苛刻了吧?消费者们不禁发问,难道不小心碰坏了模型也要赔偿这么高的费用吗?

有专家指出,这种赔偿机制并不合理。根据市场制度,损失应以实际损失为准,而不是一刀切地设置一个固定的赔偿金额。如果有消费者由于不小心轻微损坏了模型,却被要求最高赔偿,这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?这样的条款究竟合不合理,还需要进一步探讨。

不可抗力条款引发浪潮

至于不可抗力闭园不承担责任的规定,更是让消费者捉急。乐园的规定显示,如果因天然影响等缘故导致乐园临时关闭,他们不承担相关责任。很多消费者对此表示不满,由于如果乐园因天气等缘故关闭,那么我已经花钱了,这个损失谁来买单呢?

乐园方面也回应称,免责条款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与运营可持续性。但消费者们认为,若是乐园一方由于不可抗力关闭,就有责任主动通知和采取措施来降低对消费者的损失。否则,这样的免责条款岂不是让乐园可以随意关闭而不承担责任?

划重点:消费者的声音不能被忽视

通过这些争议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上海乐高乐园的经营条款,更是消费者权益与商家责任之间的一场较量。消费者在呼声中坚定要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,商家则需要在经营中更好地平衡消费者权益与自身利益。类似霸王条款的出现,让我们更加觉悟到在消费领域中,保护消费者的权利绝不应当被忽视,唯有在法治的框架下,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良性的消费环境。